上梁山前他的武功很高,上山后却从不出力,就连宋江也拿他没办法
梁山好汉李应被宋江设局逼上绝路,却以“不过就是一团人被戏耍得团团转罢了”道破虚伪江湖。他守着万贯家财偏安一隅,终在血雨腥风中独善其身——武功盖世却只运粮草,朝廷封官却弃印归田,这份看透替天行道本质的清醒,让他在众好汉惨死的结局里,成了唯一带着金银细软安然终老的聪明人。
文学巨著不仅在中华文化宝库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在中华文化发展史上有着无可替代的作用。《红楼梦》《三国演义》《西游记》和《水浒传》这些鸿篇巨著有着无可比拟的地位,是中国的四大名著。《水浒传》中讲述的是一百零八将的故事,官逼民反的主题是明清小说很罕见地分类,但是《水浒传》将其完整的表现得很好。
鲁迅说,悲剧就是把美好的东西撕碎给人看。《水浒传》就是如此,它是一个彻头彻尾的悲剧。梁山上有一位好汉,上了梁山之后从不出力,尽管他的武功很高,只干一些后勤保障的活,连宋江也拿他没办法,那么他是谁,他又有怎样的故事呢?
被逼上山的好汉们
展开剩余83%在《水浒传》的背景时代,是宋徽宗的年代。宋徽宗是一个艺术家,读书写字,画画吟诗什么都会,但是他就是不会做一个好皇帝。他在位时期奸臣当道,外敌入侵,整个国家都饱受着战火的折磨,可是宋徽宗不仅不励精图治,反而是任用奸佞,任其发展和败坏民生,搞得整个朝堂乌烟瘴气。以蔡京、高俅、童贯等奸佞为首的官吏,他们不仅不想着食君之禄,担君之忧,反而是利用自己手中的权势欺压百姓,贪污受贿。
很多地方的百姓生活不下去了,就被迫造反上了梁山。但是梁山上的好汉也不全是被朝廷逼迫的,还有很多是被宋江逼迫的,这正是这本书中的悲剧所在。真正被朝廷官吏迫上梁山的好汉,只有林冲、柴进等少数几人,而被宋江逼迫上梁山的人,却要多达7人。本来梁山好汉的名头是替天行道,劫富济贫,但是以宋江为首草寇尝试了很多方法,就是想要逼迫其他的好汉上梁山,目的就是让他们壮大自己的实力好和朝廷对抗以求有得到朝廷诏安的资本。这是宋江等人的污点,也是这本书中的深意。
被骗上山的李应
李应就是这样的一个人,本来他好好的人什么事也没有,被宋江骗上了梁山,可谓是人在家中坐,锅从天上来。李应是李家庄庄主,坐拥着自己的一方天地,家中珍宝无数,平日里啥事没有,就是数钱,也是一个大财主。时迁因为偷窃被祝家庄捉拿后叫苦不迭,李应不忍心,曾写信要回时迁,想要赔礼道歉就完事,但是祝家庄觉得这件事情不能就这么算了,平日里两家结交得很好,时迁却如此的不知羞,所以这件事被祝家庄傲慢地拒绝了,这让李应和祝家庄交恶,随后他咽不下恶气,带着壮丁去和祝家庄交手,被祝彪射伤。
梁山攻打祝家庄时,李应害怕和梁山扯上关系,选择了袖手旁观。但是一向替天行道的梁山贪图李应的万贯家财。宋江先是灭了祝家庄,又做了一个圈套,让梁山假装官府的人去诬告李应谋反,导致李应骑虎难下,所以他难逃朝廷的责问,最后梁山又出手救了他,被迫跟随宋江等人上了梁山。
宋江为何不敢指使李应
宋江在梁山可谓是一呼百应,没有人不听他的,人人都尊称他一声公明哥哥,但是宋公明并不是一个纯粹的好汉,甚至他很像《投名状》里的大哥。他的本意从来都不是除暴安良,救济百姓,而是想要成为一个朝廷的大官,不然在朝廷对他们招安的时候,宋公明也不会那么快地答应。李应是本来偏安一隅,原本和他们就没什么交情,更不想跟着他们上梁山,或者更深层次的原因是,他早就看透了梁山的本质,所以他才会对属下说出那句意味不明的话:“不过就是一团人被戏耍得团团转罢了”。
这句话表明李应并不是一个好吃懒做的土财主,甚至他的心中都很有谋略。在自己和祝家庄交恶之后,他就胆战心惊,害怕和梁山扯上关系。果不其然,在宋公明的一番操作之下,他被成功安上了谋反、逆贼的罪名,甚至他的家属都被宋江接到了梁山。这下他终于无路可退,只能被逼上梁山,简直和卢俊义的遭遇一模一样。所以宋江知道自己在这方面是理亏的,他也不敢逼迫李应,免得他狗急跳墙,做出什么事情来。
所以李应虽然一身武艺,但是他从来没在前线打过仗,也不会给梁山好汉们出力,一直担任着后勤供应官的职责。宋江知道李应对自己心里有气,所以也不敢拿他怎样。李应最后的结局在一众人里还算是不错的,朝廷派他们征讨完方腊后,李应根本没上战场,一直在转运物资。最后梁山好汉们死的死,伤的伤,卢俊义也饮下毒酒,但是李应被朝廷授予中山府郓州都统制,后来他看着朝廷的风向就辞官返回故乡,继续做他的财主,安享晚年,不问世事去了。
总结:
在李应的心里,他一直对宋江是有怨气的,他恨宋江打破了自己原本平静的生活,也恨他让自己走投无路。其实和别人相比,李应的结局还算是好的,扈三娘的家属都被李逵杀了,反而还要听从宋江的安排嫁给王英。由此可见宋江并没有真的将这些好汉当人,只是帮助夺得功名的工具。所以说有些替天行道的人并不是真的替天行道,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私欲就随意安排。
李应因为心里有气,纵有一身武功也不愿意为梁山做事,很多人认为他已经窥见了梁山好汉的结局,所以才一直不沾染官场上的事情,最后能得善终也是他的大智慧。那些替宋江卖命的人最终死于朝廷的猜疑,或者是死在征战的途中。由此看来,李应是一个实打实的聪明人,他能够回家安享晚年也正是他的智慧所在。
发布于:陕西省上一篇:没有了
下一篇:没有了